本月初,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人力資源流動管理司的支持和指導下,《2021·中國人力資源服務供需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發布。該報告通過對行業服務機構和國內外500強企業的調查,系統梳理了行業環境的新變化,全面呈現了人力資源服務業的供需狀況、主要問題和發展趨勢。
報告顯示,目前人力資源外包服務主要有交易外包、崗位外包和薪酬外包。
(1)在事務外包中,社保和公積金支付占74.6%,勞動合同簽訂占51.4%,人事檔案管理占50.6%。
(2)在工作外包中,一般人員工作外包服務占比達到72.8%。
(3)薪酬外包中,工資的發放占65.2%,所得稅和社保的繳納占63.4%,工資、社保和所得稅的計算占58.4%,所得稅的申報占52.8%。
這樣,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可以系統地了解當前市場需求分布,梳理和分析競爭對手的優劣勢,集中精力調整自己的業務方向,豐富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
報告還根據企業(用人單位)人力資源工作現狀,預測了未來3-5年人力資源服務需求:企業(用人單位)將更加注重人力資源規劃、員工和團隊培訓、招聘選拔、激勵薪酬制度設計。而企業(用人單位)在使用人力資源信息服務的產品領域時,多選擇薪酬激勵、人力資源管理、招聘選拔、人才管理,占比超過60%。
蕭曉認為,以下變化值得人力資源機構在未來關注。
(一)自由職業者、短期合同工、精神工作者靈活用工模式明顯增加,工資結算、個稅社保繳納、人事管理等需求增加。
近年來,中國人口老齡化加劇,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傳統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競爭過度,利潤下降。與此同時,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互聯網模式的興起帶來了大量的非雇傭關系,個體勞動者的自由化和個性化成為普遍現象。
而國內興起的系列則適合靈活就業模式的應用場景,如酒店餐飲、培訓、教育、快消品零售、快遞物流、專業服務、IT研發與營銷推廣、互聯網、廣播等行業領域,為醫療診療等靈活就業快速發展的“土壤”,也為我國靈活就業專業人才的普及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此外,靈活就業已推進到國家層面,靈活就業人員的參與得到國家行動計劃和政策的支持。在8月18日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有關領導還介紹了保障新型就業形式勞動者權益的指導意見。
因此,從目前來看,自由職業者、短期合同工和影子工的靈活就業模式將顯著增加,靈活就業市場將繼續高速增長。保守估計,如果未來年均復合增長率保持在25%,預計到2022年,靈活勞動力市場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
靈活就業的蓬勃發展,也將帶來靈活就業人員的考勤、工資計算、工資發放、所得稅申報、社保繳納、激勵機制設計等業務需求的不斷增長。高頻率、復雜的薪酬結算、人事管理、人才招聘、儲備等需求,將進一步推動傳統人力資源服務組織加速數字化轉型,以優化競爭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
(2)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法律合規性受到關注,智能計稅申報服務和網上憑證返還需求增加。
今年7月,上海某知名人力資源服務平臺實際控制人被經濟調查傳喚調查。偽造發票、洗錢、信息泄露等違法行為再次出現在整個人力資源行業。
此外,權益無憂、游奇寶等知名人力資源公司也頻頻因虛開發票而雷打。一些服務公司也成為了攻擊目標虛開發票已成為嚴重的重災區,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法律合規性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那么,為什么這個行業的不法行為一直存在呢?這與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特殊性是分不開的。
眾所周知,人力資源行業服務于政府、企業和個人,涉及各個領域。在各行各業的實際操作中,很多企業根本無法獲得投入發票。一些一線人員,如采購人員,迫于成本壓力而購買無發票產品。另外,商家收取的銷售傭金、手續費,找不到收據替代。高管們不想為他們的工資和年終獎金支付太多的所得稅。公轉私,私避稅......
這時,人力資源外包服務進入了他們的視野。由于其特殊的稅收政策,成為稅務籌劃專家進行個人稅收和社會保障規劃的法寶。很多企業用“人力資源服務”發票逐條列示成本,以減記企業利潤。
然而,在虛開發票等違法活動成為檢查重點的情況下,在金稅第四階段正式啟動(2021年8月1日上線)的背景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運營將依法合規透明。傳統的工資稅申報模式已不能適應新的發展要求。全程溯源、在線工資統計可視化、稅務智能計算、在線憑證收訖及實時反饋等服務將成為企業的管理重點,有助于加強企業的風險控制能力,防止虛假發票的受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同時,網上的數據痕跡也可以成為商家真實性的證據之一。
(3)行業的重點發展方向是深化細分領域,加強精細化布局和整合創新,而股票市場精細化運作,為企業數字化轉型下的人力資源管理帶來剛性需求。
我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互聯網公司正在取消“996”:
騰訊光子學工作室:2021年6月起必修課;
快手:2021年7月1日起,大大小小的周取消;
首選:2021年7月17日雙休;
Bytedance: 20218月1日起,開始取消大小周,實行雙休;
BOSS直聘,2021年9月1日,取消周大小。
突然解壓的一個原因是“996”工作系統被認為是無效的。8月25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聯合發布第二批勞動人事爭議典型案件,明確“996”工作制違法。
更深層次是因為互聯網的用戶紅利已經走到盡頭,增量市場開始進入股票市場,需要開始精細化操作。
同樣,人力資源服務行業也出現了類似的變化。改革開放以來,人力資源服務業經歷了初步探索、多元化發展、制度建設、創新優化等階段。傳統人力資源行業已經由藍海變為紅海,機構與行業之間的激烈競爭進入股市。同時,在2012年以來勞動總人口持續下降的背景下,“人”成為人力資源組織的重要資產,精細化經營成為行業發展的關鍵方向。
人力資源機構如何做好股票市場的精細運行?如何幫助企業走出用工荒的困境?答案是數字化轉型升級,深入細分領域,加強招聘和投放能力,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工作。
多樣化的產品使企業得以快速發展
基于在人力資源領域的培養和專業積累,鹽軟開發了工資代理、精神工作系統、易招聘工資、工資信用支付、就業保障服務等產品和服務。目前,鹽軟已為全國5700多家大中型人力企業提供了互聯網薪酬管理方案,支持其全面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
此外,您還可以免費獲得薪酬制度設計、福利激勵、企業管理等“薪酬”知識,以及企業省錢、賺錢、籌錢的各種“薪酬”小竅門。